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

報馬 - Dustin Diaz's Strobist info

Flickr blog 上看到的,Dustin Diaz 把幕後的閃燈架設方法很用心地標明出來,很值得一看:Strobist info's set
 
read more...

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

說完要練 - 海角八號

摔了閃光燈後,除了又標了大同小異的 Sunpak 外(看來看去還是他便宜實用),也入手了陽春閃燈架,在戶外一個人的時候,也可以試試離閃。

燈架整個拉高有兩公尺,上頭裝的閃燈座可以插雨傘,不過風大,一個人不太敢用,怕又被風吹倒 @@ 。第一次戶外實用,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。平常在家裡閃光燈通常是放在桌上、櫃子上,可是這次架高到架子上,整個閃光燈的重量就靠無線觸發器的塑膠製卡榫支撐著,感覺好像會斷掉一樣,心裡毛毛的。有機會得研究研究是不是有比較牢固的辦法。

海角八號

回到主題,大白天到海邊練習閃光,試想要怎麼平衡:背景壓低暗一到兩格,然後用閃光燈將人物曝光補足。

首先來看現場光源的光圈快門組合。因為同步速度是 180,再快的話閃光燈就無法觸發(K10D 的機身限制),所以把快門設在 180,調整快門來決定背景曝光。試拍幾張,正常曝光大概在 F5.6。所以暗個兩格,快門 180,光圈 F11。

這張拍的時候是下午一點,雖然是陰天,但大自然的力量實在不可小覷,光圈縮到了 F11,閃光燈得設在 Full power,靠近一點才看得出效果(GN=36,F11 就大概只有三公尺)。雖然是用閃光燈直打硬光,不過因為跟現場光相差不大,照出來的陰影也不會反差太大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

閃光燈 - 電壓篇

假設讀者有看一天一張的話(應該沒幾個 ^^),那可能發現我的閃光燈...陣亡了。前幾天在外頭實驗著新買的雨傘時,腳架被風吹倒,從一公尺多的平台上,加上腳架的高度,一整個摔倒。雨傘歪了,閃燈也掛了。嘆。這幾天在 ebay 上尋找便宜二手閃光燈時,想起了一件之前沒有提到,但是很重要的事:閃光燈的觸發電壓(trigger voltage)。

閃光燈氙氣燈管中的氣體分子一般狀況下是不導電的。在閃光之前,需要先在燈管上加以觸發電壓,將氣體分子離子化(ionize)成導電狀態,迴路接通,才能讓儲存在電容裡的能量一次釋放。某些很古早的閃光燈上,觸發離子化的設計是使用將近兩百多伏特的電壓,在觸發的同時,不幸地,也會傳到熱靴上。古早的機械相機沒有什麼影響,但對於現代精密的電子數位相機,可能一閃就會把電路板給燒壞了。這個網站條列了許多各地回報的老閃光燈的觸發電壓,大部分都還是在十伏特左右,但也有一些是在兩百多伏左右。依照 ISO 10330,1992 年的標準,觸發電壓,包括閃光燈上的,跟相機上所能承受的,都應該在 24 伏特以下。個人的 Pentax 據說可承受到 30 V,之前用了 6 V 左右的 Sunpak 433D、Panasonic PE-20S 也都沒有問題。但文章中也提到,Canon 因為某種不明原因,相機所能承受的範圍只有 6 伏(不知最近幾年的新型號有沒有改進),就得格外小心了。

理論上買新一點的型號,就比較不會有這類相容性的問題,當然買原廠的更是不用花腦筋。但理由的話之前提過了,我還是會在 ebay 上撿便宜貨的。如果是用離閃遙控器,閃光燈跟相機分離的話,也算是保護相機的一種方法。雖然買到高壓電閃光燈的機會不大,但是下手之前還是小心點,確認一下,以免採到地雷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

光的質感 - 面積篇

光的軟硬(softness),用口語的說法,就是光線柔和不柔和。但是說「柔和」,似乎有暗示光線不是很強很刺眼的意思。也許用軟硬來形容,有點奇怪但也比較清楚一點。

其實光的質感,跟閃光燈的刺眼強度並沒有關係。我們可以降低閃光出力,或透過光圈的控制,但這些只有控制光的強度和曝光值,並沒有改變光的質感。

眼睛對光線軟硬的判斷,是從影子開始的。以自然光來說,大晴天的太陽便是個硬光光源,照出來的影子輪廓清晰,地上的影子和直接照到光的地方對比也大,亮暗分明。而陰天的時候,則是標準的軟光光源,太陽光穿過整個天空的雲層漫射,光線從四面八方照來,地上幾乎不見任何陰影。簡單來說,當影子輪廓越清晰,明暗越分明,那我們就稱之為「硬」,反之則稱之為「軟」。

比較詳細一點地來看,在點光源的情況下,每一道直行的光線從光源點擴散出去,互不交叉,光質最硬。太陽光是個特例,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,照射到地球上的一小部分都可以看成平行光,自然是沒有交叉。我們可以想像地上的每個點,都有一道,也只有一道光束對應照下來。當這道光線被物體擋住,這地上的點就變成了完全的黑暗,反之則是明亮依舊。這樣子影子的調性就只有「全亮」跟「全暗」兩種,界線也依照物體的輪廓投影,十分清楚,也就稱之為「硬光」。(這裡忽略了邊緣的繞射,不在討論範圍內。)


當然理論中的「點光源」在現實中並不常見。不管是燈泡或是閃光燈,都還是有一定的大小。這時我們可以把這個光源上面的每個點都看成是一個點光源。如左圖,除了物體正下方光線還是全被擋住外,邊緣的已經可以有因為光源延伸所產生的灰色地帶,這裡頭的灰階色調也從全黑漸層到全亮。

如果把光源面積再加大,讓物體下方的地面多少都有光線照到,幾近消除了黑影的部份,也就是所謂的「軟光」了。所以當光源面積越大,光質便越軟。這個軟硬不容易量化(也許可以用影子的灰階範圍來定義?),軟硬光也各有用途,不一定越軟就越好,就端看各個攝影師的掌控和偏好了。

而所謂面積大小,也不一定是絕對。如果我們把同樣大小的光源移離開物體遠一點,影子黑影的部份會變多,光質變得偏硬了一點。我想這裡用「視面積」,也就是從物體的角度看光源所涵蓋的範圍,跟「實際面積」做個區別,可能會比較清楚。太陽直徑約為 138 萬公里,卻是最硬的點光源,就是因為實在是太遠了,看起來幾乎成了一個點。


所以把光源擺近,強度變強(縮光圈),光質其實是變軟的,因為「視面積」變大了。但是閃光燈靠近直打,卻往往是照片的致命傷。這原因包括之前提到的,越靠近光源,強度隨距離遞減的效果越強,造成曝光不均勻;另外雖然靠近,但「視面積」也還是不夠大,光線還是偏硬。最常見的解決方式便是跳燈。

跳燈是將閃光燈,擺頭或離閃控制,往天花板、牆壁或反光板打,製造二次光源。當光線照到牆壁時,因為表面不是完全的光滑平整,光線以漫反射(diffuse reflection)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反射,反倒形成類似一個個的點光源。這時光源大小也從原本大概幾公分寬的閃光燈出口,變成牆壁或天花板上,公尺見方的面積,自然質感變軟了許多。這個二次光源的強度,則看牆壁的反射率有多少了,大都比直打少了兩格(1/4, 25%)。這時候如果把閃光燈的對應焦距調到廣角,或用擴散片,或是離牆壁越遠,那閃光燈打出來的光線擴散越廣,照到牆壁的面積也就越大,反射出來的光也就越軟調。

如果說跳燈屬於「反射式」軟光法,那另一種就是「穿透式」軟光法了。特別是室外的環境下,沒有牆壁可供反射,就多是用穿透式的工具來調整光源的質感了。像是掛在相機上的內閃柔光罩,便是讓小小面積的內閃打在白色布幕上,光線穿透到另一面,變成十多公分見方的二次光源。

另一種常見的碗公柔光罩則是反射、穿透兼備,軟硬兼施。假設碗公擺正往正上方打,碗公開口其實是向天花板做跳燈,這部分加上碗蓋感覺作用不大,最終的質感還是決定在天花板上反射面積的大小。碗蓋的作用主要是把一半的光線反射到碗公的側邊,加上原本直接從閃光燈打到側邊的部份,利用形狀凹凸將光線往水平的方向散出。這個部分的光線其實是比正上方的跳燈硬的(視面積小),一方面用平射出來的硬光帶出物體的形狀輪廓,一方面用頭頂上的(跳燈)軟光降低陰影對比,取得平衡。這裡用圖說明各種直射、反射光線的可能。如果我們把碗公朝前,往主角的方向打,則兩者角色互換:碗蓋的穿透光變成了圓形的二次光源,雖然不比天花板,至少比閃光燈開口面積大;而從側面出來的光變成照到了周遭環境,成了跳燈的作用。

簡單介紹了質感軟硬的意義,和幾個運用的方法,最後總是要來句精簡版:「越靠近光源,『視面積』越大,質感也越軟。」多多利用周遭環境,製造出各種不同質感的光線,混合運用,正是閃光燈有趣的地方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

光的強度 - 距離篇

之前大概從閃光燈上設定模式的角度聊了一點閃光燈的出力控制,提到說閃光燈的出力可以用光圈大小來表示。這裡我們再加進距離的考量。一句話講完:越靠近閃光燈越亮。

先介紹一下一般用來描述閃光燈出力的單位,GN 值。GN 是 Guide Number 「指導數」的簡寫,顧名思義,不是個真正的物理量,只是參考用的。事實上,大多也只有在挑選閃光燈的時候才比較會看 GN 值。一般拍照的時候,大概很少人真的會詳細計算吧。GN 值背後的概念倒是非常地有用。

離光源越近越亮,越遠越暗,這其實是很直覺的東西。如果我們把閃光燈想像成一點光源,光線向前發射擴散出去成圓形,走過的路徑則形成一個圓錐般的形狀。有些閃光燈可以配合鏡頭焦距,調整圓錐的擴散角度。當使用廣角鏡時,閃光燈裝上擴散片把光線散得更開,照出來也才不會產生暗角。反之,則將閃光角度縮小,節省不必要的浪費。

光的發散,距離越遠,擴散的面積則越大,單位面積受光的強度也就越小,人物分到的光量也就越少。配合之前的概念:光的強度越亮,便縮小光圈,或者說以小光圈來表示;光的強度越弱,則以大光圈來捕捉。

有了這個概念,GN 值就很簡單了。我的 Sunpak 433 後面有個計算尺,很古早的設計,用來認識 GN,倒是一目了然。最上面是 ISO 100,第二行是各個光圈值,畫一條直線下來對應著各個距離(單位英呎)。再下來一行則是出力,Full、1/2 到 1/16,目前設定在 Full。節錄幾組數字如下:

F24816
feet6030158(7.5)

也就是說,當底片為 ISO 100,閃光燈距離人物 60 英呎的時候,我們用 F2 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值。有沒有發現,每一組光圈距離的配對相乘,都是一樣的 120(最後一個 7.5 被四捨五入)。這個數字也就是所謂的 GN=120,也代表了這支閃光燈在 Full 的出力。如果把出力撥到 1/2,計算尺的距離數字右移了一個位置,則會得到下面的配對:

F1.42.85.611
feet6030158

出力少了一格(光量 1/2,同樣距離 60 英呎,F2 變成 F1.4),GN 值變成 84 (120/1.4)。

如果用了離閃,這個距離是指從閃光燈到人物,也就是光線從光源到目標的距離,而不一定是人物到相機的距離。另一點要注意的是,GN=120 是在 ISO 100、距離單位是英呎的時候乘出來的。所以當在討論 GN 值的時候,這兩個單位要說清楚,最好還要加上對應的鏡頭焦距,也就是閃光燈光線的擴散角度。比較正確的寫法是 GN = 120 (ft, ISO 100 at 50mm),每個考量都有標示清楚,才不會有雞同鴨講的狀況。

總之,GN 代表閃光燈的出力,用光圈和距離的乘積來表示。除了簡單的定義外,我們也稍微延伸一下,看看在實際的應用上。回到 Full 的標示,把英呎換成公尺來看比較習慣:

F22.845.681116
m181396.54.53.42.3

如果閃光燈距離人物 2.3 公尺的距離,用了 F16 拍下照片,得到適當的曝光。那他背後 2 公尺外的背景(離閃光燈約 4.5 公尺)就暗了有兩格之多(F16 比 F8)。但把閃光燈擺遠一點,到人物距離有 9 公尺,那他背後同樣約 2 公尺外的背景,則只暗了不到一格。也就是說,當閃光燈距離人物越近,則光強度隨距離遞減的效果越強。反之閃光燈距離人物越遠,則縱向曝光越均勻。所以我們想特寫人物的話,可以把閃光燈擺近一點,壓黑背景。這也是常說的「壓光」的意思,因為閃光燈打不到那麼遠的背景。如果想要把室內周遭景物一起用閃光燈照起來,那把閃光燈往後移,甚至擺到相機後方,則人物和背景較容易得到均勻的曝光。最後做個實驗,不要真的光說不練:





這三張閃光燈從正左手邊打來,自上至下,移動閃光燈的距離,從近到遠。曝光都以左邊的吹小號的小精靈為準,光圈分別是 F13、F5.6、F2.8。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右邊吹低音號的小精靈曝光的差異。強度隨距離遞減的效果越來越弱,到最後一張,兩隻小精靈的曝光已相差不多。如果讓兩隻小精靈都均勻地曝光,那閃光燈要擺遠一點。如果只要強調一隻小精靈,或營造出另一位是背後黑手的感覺,那閃光燈擺靠近主角,讓兩個的光影差距加大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
閃光燈 - 快門篇

閃光燈的曝光值,基本上是以光圈作為測量單位。我們可以決定好景深光圈後,調整閃光出力配合;更多的情況是,閃燈架好了懶得去調整,而直接撥撥相機轉盤,改變光圈,以得到適當的曝光。光圈只負責閃光的部份,但考慮到照片整體的曝光,或者說均衡,快門仍然是很重要的角色。

大多數人不喜歡用閃光燈的原因,不外是光質太硬(hard light),照出來一片死白。關於光質的部份,是很大的一個題目,可能三五篇都講不完。但還有一個比較不常提起的原因,就是整張照片只有主角被閃光,其他一片黑暗。最常出現的情況便是拍黃昏的時候,背對著夕陽美景,不開閃光燈只有翩翩剪影;開了閃光,後面一片黑暗,比黑影到此一遊還要失敗。

這時候就需要「慢速同步(slow sync)」,有的相機也稱作「夜間人像」模式。相機會拉長快門曝光時間,讓背景的光線繼續進來,取得景物適當的曝光。這一方面是因為閃光的曝光量已經在那最初的 1/1000 秒就已完成,而現場光源微弱,主角因為延長快門而造成的曝光量還是很小,可以忽略;另一方面,閃光燈的範圍有限(單位面積的強度隨著距離的平方遞減),幾乎不會照射到背景。這時候的曝光值的計算變成兩個:第一是閃光燈出力和光圈大小,決定主角人物的曝光;第二是用同樣的光圈,忽略閃光燈,純粹計算背景曝光該用的快門值。也可以說是一次將兩種曝光,閃光燈的部份和現場光的部份,同時拍在同一張照片中。

當然我們不一定要等到夕陽時分才可以用慢速同步的概念。左圖的使用無線觸發器,閃光燈位在相機正後方,1/4 出力,往天花板打跳燈。打跳燈其實是在天花板製造一個面積更大的光源,這時候我們可以說光線是從相機的後上方下來,順光的方向。這張我用的光圈 F4,快門 1/125,後方的走廊則完全沒受到客廳閃光燈的照顧,一片漆黑。

我接著改用直的構圖去除掉垃圾桶,保持簡單的畫面。因為用的是離閃,現場光線並沒有因為我們轉動相機而改變。同樣用 F4,但是把快門延長到 1/10 秒。很明顯地,記錄下了走廊後端的自然光。整體的空間感增加了,人物跟背景的反差變小,視覺上不會顯得突兀,看起來也比較自然。更重要的是,頭髮不會跟背景同樣一團黑,人物的輪廓很清楚地表現出來。

你可以稱它為補光,或是壓光,不過我比較喜歡稱他做「平衡現場光(balancing ambient)」。不管你是室內或室外,黃昏或正午,重點是在「平衡」兩個字。這時我們可以調整:

一:改變快門,調整走廊盡頭的亮度。
二:改變閃光燈出力,調整人物的亮度。
三:改變光圈或是 ISO,則會影響整體的曝光。

就這張照片來說,我會想要人物再亮一點,背景再暗一點。那我可以加大光圈半格,使整張都調亮半格,但把快門加快一格,則背景變得比原來變暗半格,跟主角人物的差距也加大。這裡我們雖然是以閃光燈為主要光源,用現場光來補強,但是反過來用閃光燈來當輔助也是可以。現場、閃光,誰亮誰暗,相差多少,就是看每個人創意的表現了。

眼尖的人可能發現,小朋友的衣服顏色稍微有點變化,沒有第一張那麼潔白。仔細看的話,也可以發現一點殘影(如果跑來跑去就會變成這樣)。這是因為主角在延長的 1/10 秒時也同樣依現場光源在底片上曝光。現場光的顏色不一定跟閃光燈的白光相同,造成曝得越久,變色越多的情況。不過這又是另一篇了。

最後感謝 Claire 座位指導跟 Craig 麻豆配合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

閃光燈 - 設定篇

上一篇提到了閃光燈的曝光值只跟光圈有關:光圈越大,曝光越多,廢話。但其實也就是這簡單。

如果閃光燈上有手動控制的,通常都是以 full、1/2、1/4 的等比級數遞減。也就是從閃光燈的最大出力算起,光量減半,一次減 1 EV。如果要得到相同的曝光量,光圈小就出力大,出力小就光圈大來捕捉足夠的光量,對應 full、1/2、1/4 出力的光圈大小就是 F# 遞減 1.4 倍:例如 5.6、4、2.8。當然調整光圈控制景深,端看構圖的需要。現在數位時代,除了光圈之外,我們也可以調整 ISO 感光度來達到同樣的曝光效果。一次以 1 EV 的間隔遞增,100、200、400。

如果閃光燈上有自動模式的話,後面會標示著一組 ISO 和光圈的對應值。以 PE-20 為例,後面標示著:

ISO 100 200 400 
F 4 5.6 8 

發現 ISO 每增一格,光圈便減一格,對應的光量是固定的,也就是此閃光燈的最大出力。閃光燈前方會有個測光器,在自動模式下,內部的線路會假設你的相機是設定在他所給的值。當他測到足夠的反射光量(也就是在 ISO 100、F4 應該有的曝光值)時,便會關閉電路停止閃光出力,也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。這裡有閃光強度跟閃光持續時間的測量圖,當測光器關閉電路時,光的強度也像被切斷一般,馬上歸零。

在自動模式中,通常都是照著閃光燈所給的設定,ISO 100、F4,得到自動且正確的測光。如果想要增亮一格,可把光圈設在 F2.8(ISO 100),以捕捉更多的光線。反之光圈設在 5.6,則等於減一格自動測光。雖然像是 PE-20S 這類的閃光燈上不能加減曝光值,但我們可以從光圈的設定,得到同樣的效果。

這種自動測光,測的是物體的反射光,射進測光器的光量,所以你把閃光燈擺頭並不會影響,閃光燈仍會依據正前方的測光器測到的(反射光)量,調整出力。但這並不是真正進入相機鏡頭裡的光(即所謂的 TTL,through the lens),而是一個假定的值,而且大多時候相機就只能在一固定的設定。在像多閃燈的複雜光源環境下,往往因為測光器接收到別的閃燈光而判斷錯誤。無聊的時候可以用手或黑布膠帶把測光器遮住,每次擊發都會是最大出力,因為他「總覺得」太暗了。

測光器還有另一個功能,感應觸發模式(slave mode)。當測光器接受到別的閃燈所發出的閃光時,便會擊發,成了多閃燈的拍攝方式,算是最早的無線控制方式。我也用過一個同樣道理,獨立的感光觸發熱靴(照片中閃光燈底下有透明半圓形的小座子),用小小 DC 上的內建閃光,觸發外閃。樣子有點好笑,效果還算不錯,算是我數位閃光攝影的第一步。

read more...

閃光燈 - 瞬間篇

我一開始接觸閃光的時候,最大的疑問就是,為什麼都只有講光圈大小來表示閃光燈的曝光?難道不用考慮快門時間長短嗎?有些棚內攝影甚至整張照片曝光的資訊就是個光圈而已。後來才知道,也是一開始入門閃光燈最重要的觀念,不是怎麼計算曝光量,而是「閃光一瞬間」。這講起來好像是廢話,閃光燈本來就有凝結瞬間動作的效果。不過時間長短快慢,都是比例下的結果,下面我們要從相機的動作來看。

首先得定義什麼是「一瞬間」。閃光燈基本上是由氙氣燈管和高壓電容連結組成。觸發以後,一方面將氙氣離子化(ionize),使之從惰性氣體分子,變成可導電的離子狀態;一方面將燈管和電容的線路接通,讓儲存在電容中的能量一次釋放。閃光是從燈管導電時氙氣原子內部的電子躍遷產生,但這個躍遷的時間極短(nano-second,<1/1000000 等級),所以閃光燈發光的時間主要取決於電容放電線路的設計,一般在 0.4 到 2 ms 之間,也就是 1/2500 - 1/500 秒。這個「一瞬間」稱之為閃光持續時間(flash duration)。有人在實驗室裡實際測試了 Canon 580Ex 的時間,全力放送時約 1/1000 秒,降低出力最快可到 1/35000 秒。

知道了閃光燈所花的時間,也要考慮相機的時間。之前提到,相機上時間的機械單位是「同步速度」,也就是快門開關所花的時間,通常在 1/200 秒左右。同步速度同時也是底片可以一整張同時曝光完成的最短設定。用 1/250 秒同步速度的例子,如果在 1/1000 秒的設定下閃光,只有 1/4 張底片在閃光燈發光的那時候暴露在外,照出來便是一條有曝,其餘皆暗。這裡有實驗結果(),實際上比理論的1/4大塊得多,而且各個快門值還不太成比例。但只有在比同步速度長的快門設定下,整張底片才會得到完整的閃光曝光(這裡指的是傳統機械式幕簾快門,如果是電子快門,則不受此限制)。

有的相機如 K10D,當快門設定快過同步速度時,機身便關閉閃光功能,不再觸發。也有比較高階的閃燈,會以 1/1000 秒的間隔,連閃四次,把四個長條型的曝光範圍都照亮,稱作高速同步(high speed sync)或焦平面閃光(Focal Plane Flash)。但一般來說,同步速度可以稱作是相機機身可以使用閃光燈的極限。即便是支援高速同步的閃光燈,當以 1/1000 連閃四次,每次也只能是 1/4 的出力,持續時間縮短至 1/4000,還是比曝光的時間快。

至於觸發的時機點,正常設定下,閃光燈是跟快門前簾同步。以 1/60 秒(4 個 1/250)為例:按下快門,前簾開啟,等過了第一個 1/250,底片完全暴露時,閃光觸發。等再過了 3 個 1/250,後簾啟動關閉。而設定為後簾同步時,閃光燈則是在等完四個 1/250 後,後簾啟動前才觸發。

所以假設沒有其他的光源,不管你快門設 1/250 秒還是 250 秒,照到的都是閃光那 1/1000 秒的效果而已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要拍人物的光源來自閃光燈,快門便不再是考慮曝光是否正確的因素了。寫了這麼多字,能讓讀者只記得最後一句話,那我也算是功德圓滿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

快門

上一篇提到,表達光圈大小如 f/2.8 的分子 f,或是說基準,是鏡頭的焦距;快門的基準則是 1 秒。但快門除了「1 秒」這個時間上通用的標準外,我們也可以用一個屬於相機本身機械式的標準,也就是快門開關所花的時間。這個快門值也稱作同步速度(sync speed,其實是時間單位,不是「速度」)。

一般我們使用的相機,多是用焦平面快門,也稱幕簾快門,位在機身感光元件(底片、CCD、CMOS)前面,這樣不會因為換了不同的鏡頭而有所影響。以 SLR 為例,想像一下按下快門後相機的動作:

1. 反射鏡翻起,光線不再被稜鏡反射,而往底片的方向前進。觀景窗變黑。
2. 快門簾打開,暴露出底片,開始曝光。
3. 經過所設定的快門時間後,快門簾關上,曝光完成。
4. 反射鏡回到原來的位置,大功告成。

如果快門動作時間(如 1/200 秒)比實際上曝光的時間短很多(如 2 秒),那快門實際上怎麼動,其實影響不大。事實上,古早底片感光度不夠,需要長時間曝光,相機的快門不過就是個鏡頭蓋而已。但如果快門設定得跟快門動作時間一樣,快門一打開便要關上的話,實際機械動作的時間,就也要納入考慮。

假設有一快門簾由左到右打開,馬上原地向後轉,由右到左關上,那底片最右邊的部份其實完全沒有曝到光,而最左邊的部份則曝了兩趟的時間,整張從全黑到過曝,全部包辦。所以真正焦平面快門通常是由兩片幕簾組成,一片負責開,一片負責關,都以同樣速度和方向動作。當前簾由左到右打開到底的時候,底片最左邊的部份已經曝過了一趟的時間,而右邊則才剛開始。這時候後簾再同樣由左到右關上,剛好停止了左邊的曝光,而右邊則等到過了一趟的時間後,也完成曝光,整張相片也才均勻地曝光。同步速度便是指快門簾跑一趟所花的時間。現在一般 DSLR 相機的同步速度大概在 1/200-1/250 左右,我的 K10D 的同步速度是 1/180 秒(嘆)。

那如果快門設定比動作時間還要快的時候怎麼辦呢?

這時候就是得縮小曝光的面積了,也就是後簾在前簾還沒開到底的時候就開始關上。以 1/250 的同步速度為例,當前簾花了 1/500 秒走到一半的時候,後簾便啟動關上。從底片的角度來看,每個地方都只看到 1/500 秒的光,就被後簾蓋上。同理可推,1/1000 秒的就是後簾在前簾開 1/4 的時候啟動,1/8000?1/32。如果從快門的角度來看,這時候前簾後簾的距離只有全長的 1/32,長方形的開口掃過整張底片。有點類似平台式掃瞄器燈管移動的方式,一次只接收一長條型的訊息,只是相機快門的速度快得多多。

最後如果高速快門的同時,被照的物體快速移動會發生什麼情形?這張是 Jacques-Henri Lartigue 在 1912 年照的法國 GP 大賽。他使用的相機快門簾是由下往上移動的,所以下面的影像先曝了光,當曝光的長條形範圍往上移動時,賽車也往前,造成橢圓形的輪子。更神奇的是他接著平移相機追焦,結果賽車手擺正了,路人反而朝跟車輪相反的方向倒去,製造出強烈的速度感。

Jacques-Henri Lartigue - Grand Prix de lâ A.C.F.
source: http://www.dptutorial.com/examples

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

光圈

要討論閃光燈之前,不可避免的得先說說曝光,特別是光圈和快門。當然隨便 google 都可以找到一堆,多多參考。這裡就只挑個比較 geeky(宅?)的地方談起。

相機的快門從 1/10 到 1/250 秒大概是比較常用的範圍。有時候會相機上簡寫成 10、60、500,表示 1/10、1/60、1/500 秒的意思。相對的長曝光則會補上「"」單位,2"、10"、30",則是表示整秒數。數字大小對應的時間的長短,或是說短長,這方面比較不會產生疑問。

光圈就沒有那麼幸運了。一開始接觸到光圈,最常出現的疑問便是,為什麼數字大表示光圈小?因為跟快門的 10、60、500 一樣,數字都是代表著分母。快門的分子是一秒,好懂好記;光圈的分子則是焦距 f;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寫做 f/2.8、f/16(或是比較老式的 1:2.8,f 1 比 2.8)的原因。而為了避免搞混,通常用大寫的 F(全名是 F number,或 F#,是個比例,沒有單位)來代表光圈數這個分母數字,用小寫的 f 來代表焦距長度。

焦距是在描述鏡頭時第一個提到,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性。從另一方面來說,每支鏡頭都不相同,要定義一個大家都可以通用的單位,自然要考慮到焦距的差異。再換句話說,一支 50 mm 的鏡頭光圈是 4 的時候,他的開口便相當於直徑 50/4=12.5 mm 的圓形。300 mm 的鏡頭光圈同樣開在 F4,他的等效口徑大小則是 75 mm。這也是為什麼長焦鏡頭都跟個大砲一樣,不僅長,口徑也大。鏡頭內部設計是門複雜的學問,實際上可以透過光圈環擺放的位置,來達到這裡所強調「等效」的效果。但我們也可以很粗略地想像這個 300 mm、F4 的鏡頭相當於一片直徑 7.5 公分的透鏡。

我們從光線的被鏡片折射角度來看。當平行光直射到 F2 鏡片的時候,最邊緣的光線會以 atan( (f/2)/2/f )=14 度的入射角度聚焦到底片上(再除以二是取半徑)。F11的話,這個角度只有 2.6 度。這也可以想像是所有的光線入射到底片的角度的變化範圍。在小光圈 F11 的時候,即便是失焦,也和準焦的成像落點相差也只有大約 3 度的固體角(想像一個頂端是 3 度的圓錐)。然而大光圈的話,這個圓錐的差距會有十幾度,失焦點跟小光圈比起來散得更開,也就是大家所追求的散景,淺景深。這當然是個很粗糙的模型,但也不失為一個了解景深的方法。

再來我們說光圈大小,可以透光多少,其實是在指他的面積大小。既然 F 代表著長度的比例,當計算對光線的影響時,便得要平方。所以 F2 是 F1 開口的 1/4(記得是分母!)。F2 則是 F2.8 的兩倍。人的眼睛對亮度的感覺並不是線性的,而是類似於倍數的判斷。像是天文學上星星亮度的星等,每級之間亮度相差 2.512 倍。所以光圈快門的「格數」也是同樣的道理,需要用比例的觀念去理解。當我們說曝光差「一格」,表示曝光量是兩倍或二分之一。所以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,F8(F1 的 1/64)跟 F5.6(1/32)差了一格;F1.7跟 F3.5 數字差一倍,曝光上(1/3 和 1/12)差了兩格。

read more...

我的裝備兼回憶 - 離閃篇

除了相機和閃光燈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連結,就是如何讓相機觸發閃光燈。當然把閃光燈插上熱靴是最直接的方法。如果有可以擺頭的閃光燈,可以試著用周圍的環境,例如牆壁或反光板,來反射光線,製造第二光源,也就是所謂的跳燈。閃光燈跟相機結合成一體,多少還是限制住了光線的質感和方向。如果我們把閃光燈和相機兩者分離,自由度增加,反過來說也表示著更多可以掌控固定的條件,方便我們進行各種實驗。更重要的一點,光源不會因為我們調整拍照的角度而移動,不管你構圖直的橫的,望遠或廣角,拍正面或是側面,照在主角的光線都是固定的(假設要拍的人或東西不會跑來跑去的)。離閃雖然感覺起來好像比直接插上熱靴「進階」了點,但其實更容易了解閃光燈光量的控制和質感。

現在各家廠牌的閃光燈幾乎都有無線控制外加自動測光的功能。有的是用紅外線遙控,有的像 Pentax 是用機頂的閃光燈預閃傳送指令。這樣很快地就能拍出曝光正確的照片,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從基本的道理開始練習,而不是讓相機的電腦幫我們決定該出多少力。另外這種無線的控制方式只有在相機和閃光燈能夠互相「看見」對方的情況下才會作用,也就是紅外線和預閃光要能,直接或靠反射,照到閃光燈的接收器才行,如果繞過個轉角,或是想把閃燈藏在相片中被擋住的地方,例如這張的閃燈藏在衣櫃裡,就會有點困難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,貴。一支閃光燈動則上萬台幣,還真是要磨磨神燈精靈許我三個願望,才有辦法入手。

要讓閃光燈脫離機頂熱靴,我試過的第一個方法便是買條延長線。這樣子右手拿相機,左手拿閃燈,雖然多了一個手臂的自由度,但兩者其實還是被綁在一起,而且還會引起周遭異樣的眼光...在這個網路都無線的時代,這種有線(有限)方式就不用考慮了。

第二個方法,也是目前使用的方法,是用中國製的無線觸發器。ebay 上很多位在香港的賣家,大多 20-30 米金。台灣的楔石有賣,上回也是託 HC「順手」幫我購入第二套。這個用的是無線電波(433MHz)傳送,沒有紅外線或預閃有視線被阻擋的問題。有四個頻道可以選擇,如果有兩組以上都設定在同一頻道,也可以同時使用。也就是一個發射器同時對應多個接收器,可以一次控制多個閃光燈,有機會玩玩雙閃,甚至多閃,也蠻有趣的(但也要小心跟別人撞衫,雖然機會不大)。個人經驗最遠大概可以 10-15 公尺,在公寓房間內都可以接收得到。網路上也有改裝加強板,加裝天線增加工作距離。體積不大,加裝在相機跟閃光燈上不會太突兀。有一點要說明一下,這個無線控制器只有單點觸發,所以買再好的自動 TTL 閃燈也只能用 M 模式手動調整出力,倒也正好適合我的陽春閃燈的需要。品管方面則有待加強,有時拍了沒觸發,或是沒拍的時候閃燈亂閃。有的組件失誤率較高,就看運氣跟商家信譽了。個人曾經摔壞過一個發射器(幸好相機沒事),所以總共入手三套,排列組合,最後配出一發二收,不會秀逗亂閃的組合。

最高專業等級的則是 Pocket Wizard。同樣是用無線電波傳送,但可靠度和工作距離都高出很多。最近新出的二代加進了許多新的功能如 TTL,如果買了高階閃光燈,要把功能發揮到最大極限,就非他莫屬了。當然一支也不便宜,幾乎要跟閃光燈一樣價錢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

我的裝備兼回憶 - 閃燈篇

說是要寫器材介紹,看起來倒比較像心路歷程。詳細的功能規格,網路上都可以查到,有需要的時候,再比較詳細地談。每個人的工具都不盡相同,這裡我想的是比較基本的概念,器材上的差別可以另外討論。

雖然說希望減少特定器材的討論,但是隨便抓個路人問都知道,相機裡面的大廠,就屬 Canon 和 Nikon 兩家。我網路上最主要的閃燈知識來源:strobist.com,便是以 Nikon 的器材為主(他在 Lighting 101 提到的 Nikon SB-24,還因為他的推薦而在 ebay 上飆漲)。strobist 現在算是網路上攝影教學的第一把交椅。同樣也是用手動的概念入門,非常建議花點時間閱讀。以後很多的東西也都會是從他那邊「偷」過來的。

個人道行很淺,邁入數位時代後的 C N 兩家都沒用過,這裡沒辦法比較誰哪個厲害。不過基本上只要相機能測光,有閃光熱靴,可以全手動控制快門光圈,搭配可以調整出力的閃光燈,要踏入閃光燈的世界裡,不管是知識上的或是經濟上的,都沒有那麼高的門檻。如果能夠了解其中基本的原理,以後買了全自動的精靈神燈,各種繁複的設定都有道理可循。(我也想要一支...伸)

我的 Sunpak 433 閃燈一開始其實是為了玩具相機 Holga 而買的。可以上下左右轉頭,調整至 1/16 出力,來源則是 ebay,非常超值的選擇(查了一下,2/8/07 得標,$25加運費)。這隻是 Nikon 規格,本身是有四個接腳,可以跟 Nikon 相機溝通 TTL (through the lens)測光。但我因為一開始是為了搭配什麼功能都沒有的玩具相機,除了提到的擺頭跟出力控制外,最主要的就是價格考量。雖然 433 本身有四個接腳,裝在 K10D 上,兩者無視相互的存在,僅有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單點觸發可以作用。433 除了全手動 M 模式,和跟Nikon 搭配的 TTL 模式外,本身也是有測光的功能,也提供了三個段數的自動出力。如果相機設定得當,勉強可以稱得上是自動。我猜是比不上 TTL 準確聰明,但在不斷的過黑和過曝中,慢慢累積經驗,也算是一種(自虐的)樂趣。直到現在,433 仍是我在需要額外光線時候的主力。

另外在一次回台的機會中,HC 幫我「順手」敗進了 Panasonic PE-20S 小閃燈。這支的重點當然是在於他的輕便好帶,不像 433,幾乎就等於多帶了一台相機。跟 Holga 搭配起來,也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囧況發生。有個自動測光模式,但是兩個主要功能:擺頭跟出力,PE20 都沒有辦法控制。平常在家裡拍靜物的時候,會拿來玩玩雙閃燈(怎麼控制下篇會提到),挑戰一下創意,算是輔助的角色。

read more...

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

我的裝備兼回憶 - 相機篇

歡迎光臨。在這裡是一些關於攝影和光影控制,也就是閃光燈的討論。分享一些練習的心得,也是增長見聞的筆記。第一篇就簡單講講目前手上的裝備,沒什麼寫過器材介紹,就當做是個新的開場也頗恰當。

2007 年開始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也才算有藉口安心地買進了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:Pentax K10D。最早大量地照相是 2000 年時跟 Kai 和 Bruce 一起到歐洲自助旅行的時候。那時候數位單眼才剛誕生,買一般的數位相機都是個不小的投資,就連「拍照」這件事都還不像今天那麼隨處可見。三個人為了沾點歐洲文藝氣息,各帶了台單眼相機跟十幾二十卷的底片,花了一個月的時間,胡亂地消化完畢。那次的背包之旅算是培養出了拍照的興趣,那台古董 Canon EX Auto 機械相機也陪著我到了美國,斷斷續續拍了幾卷底片。但是底片沖掃的價錢和不便,讓人一直沒有很大的動力持續地拍。

第一次用數位相機還是到學校的圖書館登記,等了一個禮拜才排到。拿到以後,一路從臥室床鋪拍到教室,然後用 email 附件寄給家人朋友。這些照片卻在數次的 windows 重灌中消失了(悲)。幾年前的事講起來好像已經是遠古時代了。當然後來還是買了自己的小數位相機,隨著時代進步,也換過了兩台,但是一直到用了數位單眼,才開始比較正式地學著各種攝影的知識技巧,也包括閃光燈的運用。當然不是說要單眼才能踏入這個領域,其實只要相機能夠全手動控制光圈快門,加上有熱靴就很足夠,重點是要有那個心。但是人是種奇怪的動物,總是需要有個敗家的「投資」,才會有那種踏入門的感覺,完全是花錢快感所造成的心理作用。

本來說要介紹的結果變成了回憶錄。

會選 Pentax 是因為當時後正在 rebate 回饋促銷的關係。以致於左手一拿到薪水,右手就在網路上 click 下單了。咳。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他一系列餅乾鏡的關係。在這之前用的是超級小的 Contax i4R,塞在牛仔褲口袋上方的零錢袋裡剛剛好。會買 i4R 正是為了隨身攜帶,養成隨手拍的習慣,也成就了當時亂槍打鳥,以量取勝的風格。有時候快門一壓下去就連拍個十幾張,最後再挑比較好的一張唬唬人(這種壞習慣大家不要學)。正因為有了隨手拍的習慣,所以到了考慮單眼的時候,方便攜帶就成了我買下 K10D 配 DA 40mm 的最大原因。裝上 DA40,鏡頭本身並不會比相機的握把突出太多,完全沒有大砲的感覺。整台相機勉強還算是一個長方體,放進袋子裡不會有太大的稜稜角角。簡簡單單一機一鏡(當然後續又添購了幾顆鏡頭),雖然不輕,但還算便利,我很樂意也隱密地背著他到處拍照。

但是。事實上。能夠輕便地背著單眼相機到處跑的童話故事,只存在於幻想當中。因為早在 K10D 之前,我就已經買了個跟他一樣大、一樣重的閃光燈:二手的 Sunpak 433。。。(逃)

read mor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