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

閃光燈 - 設定篇

上一篇提到了閃光燈的曝光值只跟光圈有關:光圈越大,曝光越多,廢話。但其實也就是這簡單。

如果閃光燈上有手動控制的,通常都是以 full、1/2、1/4 的等比級數遞減。也就是從閃光燈的最大出力算起,光量減半,一次減 1 EV。如果要得到相同的曝光量,光圈小就出力大,出力小就光圈大來捕捉足夠的光量,對應 full、1/2、1/4 出力的光圈大小就是 F# 遞減 1.4 倍:例如 5.6、4、2.8。當然調整光圈控制景深,端看構圖的需要。現在數位時代,除了光圈之外,我們也可以調整 ISO 感光度來達到同樣的曝光效果。一次以 1 EV 的間隔遞增,100、200、400。

如果閃光燈上有自動模式的話,後面會標示著一組 ISO 和光圈的對應值。以 PE-20 為例,後面標示著:

ISO 100 200 400 
F 4 5.6 8 

發現 ISO 每增一格,光圈便減一格,對應的光量是固定的,也就是此閃光燈的最大出力。閃光燈前方會有個測光器,在自動模式下,內部的線路會假設你的相機是設定在他所給的值。當他測到足夠的反射光量(也就是在 ISO 100、F4 應該有的曝光值)時,便會關閉電路停止閃光出力,也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曝光。這裡有閃光強度跟閃光持續時間的測量圖,當測光器關閉電路時,光的強度也像被切斷一般,馬上歸零。

在自動模式中,通常都是照著閃光燈所給的設定,ISO 100、F4,得到自動且正確的測光。如果想要增亮一格,可把光圈設在 F2.8(ISO 100),以捕捉更多的光線。反之光圈設在 5.6,則等於減一格自動測光。雖然像是 PE-20S 這類的閃光燈上不能加減曝光值,但我們可以從光圈的設定,得到同樣的效果。

這種自動測光,測的是物體的反射光,射進測光器的光量,所以你把閃光燈擺頭並不會影響,閃光燈仍會依據正前方的測光器測到的(反射光)量,調整出力。但這並不是真正進入相機鏡頭裡的光(即所謂的 TTL,through the lens),而是一個假定的值,而且大多時候相機就只能在一固定的設定。在像多閃燈的複雜光源環境下,往往因為測光器接收到別的閃燈光而判斷錯誤。無聊的時候可以用手或黑布膠帶把測光器遮住,每次擊發都會是最大出力,因為他「總覺得」太暗了。

測光器還有另一個功能,感應觸發模式(slave mode)。當測光器接受到別的閃燈所發出的閃光時,便會擊發,成了多閃燈的拍攝方式,算是最早的無線控制方式。我也用過一個同樣道理,獨立的感光觸發熱靴(照片中閃光燈底下有透明半圓形的小座子),用小小 DC 上的內建閃光,觸發外閃。樣子有點好笑,效果還算不錯,算是我數位閃光攝影的第一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