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

光的質感 - 面積篇

光的軟硬(softness),用口語的說法,就是光線柔和不柔和。但是說「柔和」,似乎有暗示光線不是很強很刺眼的意思。也許用軟硬來形容,有點奇怪但也比較清楚一點。

其實光的質感,跟閃光燈的刺眼強度並沒有關係。我們可以降低閃光出力,或透過光圈的控制,但這些只有控制光的強度和曝光值,並沒有改變光的質感。

眼睛對光線軟硬的判斷,是從影子開始的。以自然光來說,大晴天的太陽便是個硬光光源,照出來的影子輪廓清晰,地上的影子和直接照到光的地方對比也大,亮暗分明。而陰天的時候,則是標準的軟光光源,太陽光穿過整個天空的雲層漫射,光線從四面八方照來,地上幾乎不見任何陰影。簡單來說,當影子輪廓越清晰,明暗越分明,那我們就稱之為「硬」,反之則稱之為「軟」。

比較詳細一點地來看,在點光源的情況下,每一道直行的光線從光源點擴散出去,互不交叉,光質最硬。太陽光是個特例,因為距離我們太遠了,照射到地球上的一小部分都可以看成平行光,自然是沒有交叉。我們可以想像地上的每個點,都有一道,也只有一道光束對應照下來。當這道光線被物體擋住,這地上的點就變成了完全的黑暗,反之則是明亮依舊。這樣子影子的調性就只有「全亮」跟「全暗」兩種,界線也依照物體的輪廓投影,十分清楚,也就稱之為「硬光」。(這裡忽略了邊緣的繞射,不在討論範圍內。)


當然理論中的「點光源」在現實中並不常見。不管是燈泡或是閃光燈,都還是有一定的大小。這時我們可以把這個光源上面的每個點都看成是一個點光源。如左圖,除了物體正下方光線還是全被擋住外,邊緣的已經可以有因為光源延伸所產生的灰色地帶,這裡頭的灰階色調也從全黑漸層到全亮。

如果把光源面積再加大,讓物體下方的地面多少都有光線照到,幾近消除了黑影的部份,也就是所謂的「軟光」了。所以當光源面積越大,光質便越軟。這個軟硬不容易量化(也許可以用影子的灰階範圍來定義?),軟硬光也各有用途,不一定越軟就越好,就端看各個攝影師的掌控和偏好了。

而所謂面積大小,也不一定是絕對。如果我們把同樣大小的光源移離開物體遠一點,影子黑影的部份會變多,光質變得偏硬了一點。我想這裡用「視面積」,也就是從物體的角度看光源所涵蓋的範圍,跟「實際面積」做個區別,可能會比較清楚。太陽直徑約為 138 萬公里,卻是最硬的點光源,就是因為實在是太遠了,看起來幾乎成了一個點。


所以把光源擺近,強度變強(縮光圈),光質其實是變軟的,因為「視面積」變大了。但是閃光燈靠近直打,卻往往是照片的致命傷。這原因包括之前提到的,越靠近光源,強度隨距離遞減的效果越強,造成曝光不均勻;另外雖然靠近,但「視面積」也還是不夠大,光線還是偏硬。最常見的解決方式便是跳燈。

跳燈是將閃光燈,擺頭或離閃控制,往天花板、牆壁或反光板打,製造二次光源。當光線照到牆壁時,因為表面不是完全的光滑平整,光線以漫反射(diffuse reflection)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反射,反倒形成類似一個個的點光源。這時光源大小也從原本大概幾公分寬的閃光燈出口,變成牆壁或天花板上,公尺見方的面積,自然質感變軟了許多。這個二次光源的強度,則看牆壁的反射率有多少了,大都比直打少了兩格(1/4, 25%)。這時候如果把閃光燈的對應焦距調到廣角,或用擴散片,或是離牆壁越遠,那閃光燈打出來的光線擴散越廣,照到牆壁的面積也就越大,反射出來的光也就越軟調。

如果說跳燈屬於「反射式」軟光法,那另一種就是「穿透式」軟光法了。特別是室外的環境下,沒有牆壁可供反射,就多是用穿透式的工具來調整光源的質感了。像是掛在相機上的內閃柔光罩,便是讓小小面積的內閃打在白色布幕上,光線穿透到另一面,變成十多公分見方的二次光源。

另一種常見的碗公柔光罩則是反射、穿透兼備,軟硬兼施。假設碗公擺正往正上方打,碗公開口其實是向天花板做跳燈,這部分加上碗蓋感覺作用不大,最終的質感還是決定在天花板上反射面積的大小。碗蓋的作用主要是把一半的光線反射到碗公的側邊,加上原本直接從閃光燈打到側邊的部份,利用形狀凹凸將光線往水平的方向散出。這個部分的光線其實是比正上方的跳燈硬的(視面積小),一方面用平射出來的硬光帶出物體的形狀輪廓,一方面用頭頂上的(跳燈)軟光降低陰影對比,取得平衡。這裡用圖說明各種直射、反射光線的可能。如果我們把碗公朝前,往主角的方向打,則兩者角色互換:碗蓋的穿透光變成了圓形的二次光源,雖然不比天花板,至少比閃光燈開口面積大;而從側面出來的光變成照到了周遭環境,成了跳燈的作用。

簡單介紹了質感軟硬的意義,和幾個運用的方法,最後總是要來句精簡版:「越靠近光源,『視面積』越大,質感也越軟。」多多利用周遭環境,製造出各種不同質感的光線,混合運用,正是閃光燈有趣的地方。

1 則留言:

張貼留言